醒覺 Awakening
相信大家都對路加福音24章所紀載在以馬仵斯的路上的這個故事都相當熟悉﹔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﹑復活﹐向門徒顯現﹐他們都不相信﹐好像多馬一樣。還有像在以馬仵斯的路上的兩個門徒﹐一個叫革流巴﹐一個沒有姓名。他們在路途上遇見耶穌﹑與祂談經論道﹐與他們吃飯﹐都認不出祂。直至耶穌擘餅謝飯﹐才頓時醒覺。
一年總有幾次羅省探望我的媽媽﹐早上起來我多是出去附近運動散步﹐很多時候有些路人問路﹐我總覺得奇怪﹐我是外地人﹐對羅省這大都會都不大熟悉﹐很多時只有說對不起。
今年八月一個星期五早上從媽媽家裡出來﹐做我的例行運動散步﹐路上很少行人。當我在一個交通燈前停步﹐等待過馬路﹐有一個中年男子從側面走來。我本能上立即警覺﹐因為在任何大城市﹐我們總是先防小人﹑後防君子。他怯怯的用英文問我說﹕“你可否指示我告訴我去教堂的方向嗎﹖”我以為他是遊客﹐因為附近有一座很有名的天 主教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Angels ﹐是旅遊的景點。他說No﹐ No 。 這時我才看到他手上拿著一張街道圖﹐說要找華人教堂﹐說不出什麼名字。這時我們仍是英語對白。他說要去了Yale Street﹐我拿起地圖來一看﹐說你的街道不在這圖裡﹐我可以帶你去,因為要過兩個山崗﹐不是直路。這時他用手一指﹐我才發現他是駕車路過的﹐大概是從5 號公路出來﹐心裡一陣猶疑﹐會不會上賊車﹖看看車是簇新的Camry﹐又是要去教會﹐大概不是假的吧﹐不知去還是不去。正在猶疑間﹐有一個粵語的女聲音說﹕”舅父﹐你坐後面。帶路的坐前面。” 這時我便轉粵語說﹕“你們是找第一華人浸會嗎﹖我媽是去這教會的﹐我也和她去過很多次。” 駕車的是另外一個中年男子。我們交換了姓﹐沒有交換名。原來這兩香港男子是帶這位女青年來羅省上大學的。他們是要預先找去教會的路﹐以便主日去崇拜。 到了目的地﹐我便下車道別了。我說我要繼續走路。
回到媽媽家裡便對她說這件事﹐叫她星期天聚集時留意招呼這三個香港人。因我們星期六便要返回德州候斯頓了。 我太太聽到,便說我是不經大腦﹐大城市裡﹐隨便上陌生人的人車。
星期天晚上﹐媽媽從羅省打電話來。她說你指路來聚集的人是你表哥的兩個兒子和孫女呀。媽媽近年到香港時與他們有聯腹C 其中與我對話的汝誠還是30多年前見過﹐我表哥帶他從香港來上大學時,我還開車送他到Stillwater 入住宿舍呢。
與耶穌日夕相處的門徒﹐至主從死裡復活後都認不出祂。我在2000 年第一次參加長老堂海外團契在三藩市聚會與很多四﹑五十年不見面的團友﹑教友都認不出來。在王家榮牧師駕車載我們遊覽市容的車上與鄒約翰牧師同座﹐一同聊起當年舊事﹐我說相隔四﹑五十年都認不出﹐將來到天家時候﹐豈不是有更多的認人問題嗎﹖我們相視大笑﹐沒有甚麼結論。
到今天讀到路加福音的這段經文﹕“到了坐席的時候﹐耶穌拿起餅來﹐祝謝了﹐擘開﹐遞給他們。他們的眼睛明亮了﹐這才認出祂來”(路24﹕30-31)。
經上說天國是一個大宴席﹐我們共享主的聖餐﹐每個聖徒的眼睛都會明亮了。看見主耶穌了﹑看見眾聖徒了。
我們信主多年﹐很多時候都是為自己﹐子女﹐家人﹐為生活營營役役﹐都是在物質圈子裡打滾。又有多少時候能看到主耶穌站在我們面前﹐視而不見呢﹖(心聲縱橫 10/2007)
一年總有幾次羅省探望我的媽媽﹐早上起來我多是出去附近運動散步﹐很多時候有些路人問路﹐我總覺得奇怪﹐我是外地人﹐對羅省這大都會都不大熟悉﹐很多時只有說對不起。
今年八月一個星期五早上從媽媽家裡出來﹐做我的例行運動散步﹐路上很少行人。當我在一個交通燈前停步﹐等待過馬路﹐有一個中年男子從側面走來。我本能上立即警覺﹐因為在任何大城市﹐我們總是先防小人﹑後防君子。他怯怯的用英文問我說﹕“你可否指示我告訴我去教堂的方向嗎﹖”我以為他是遊客﹐因為附近有一座很有名的天 主教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Angels ﹐是旅遊的景點。他說No﹐ No 。 這時我才看到他手上拿著一張街道圖﹐說要找華人教堂﹐說不出什麼名字。這時我們仍是英語對白。他說要去了Yale Street﹐我拿起地圖來一看﹐說你的街道不在這圖裡﹐我可以帶你去,因為要過兩個山崗﹐不是直路。這時他用手一指﹐我才發現他是駕車路過的﹐大概是從5 號公路出來﹐心裡一陣猶疑﹐會不會上賊車﹖看看車是簇新的Camry﹐又是要去教會﹐大概不是假的吧﹐不知去還是不去。正在猶疑間﹐有一個粵語的女聲音說﹕”舅父﹐你坐後面。帶路的坐前面。” 這時我便轉粵語說﹕“你們是找第一華人浸會嗎﹖我媽是去這教會的﹐我也和她去過很多次。” 駕車的是另外一個中年男子。我們交換了姓﹐沒有交換名。原來這兩香港男子是帶這位女青年來羅省上大學的。他們是要預先找去教會的路﹐以便主日去崇拜。 到了目的地﹐我便下車道別了。我說我要繼續走路。
回到媽媽家裡便對她說這件事﹐叫她星期天聚集時留意招呼這三個香港人。因我們星期六便要返回德州候斯頓了。 我太太聽到,便說我是不經大腦﹐大城市裡﹐隨便上陌生人的人車。
星期天晚上﹐媽媽從羅省打電話來。她說你指路來聚集的人是你表哥的兩個兒子和孫女呀。媽媽近年到香港時與他們有聯腹C 其中與我對話的汝誠還是30多年前見過﹐我表哥帶他從香港來上大學時,我還開車送他到Stillwater 入住宿舍呢。
與耶穌日夕相處的門徒﹐至主從死裡復活後都認不出祂。我在2000 年第一次參加長老堂海外團契在三藩市聚會與很多四﹑五十年不見面的團友﹑教友都認不出來。在王家榮牧師駕車載我們遊覽市容的車上與鄒約翰牧師同座﹐一同聊起當年舊事﹐我說相隔四﹑五十年都認不出﹐將來到天家時候﹐豈不是有更多的認人問題嗎﹖我們相視大笑﹐沒有甚麼結論。
到今天讀到路加福音的這段經文﹕“到了坐席的時候﹐耶穌拿起餅來﹐祝謝了﹐擘開﹐遞給他們。他們的眼睛明亮了﹐這才認出祂來”(路24﹕30-31)。
經上說天國是一個大宴席﹐我們共享主的聖餐﹐每個聖徒的眼睛都會明亮了。看見主耶穌了﹑看見眾聖徒了。
我們信主多年﹐很多時候都是為自己﹐子女﹐家人﹐為生活營營役役﹐都是在物質圈子裡打滾。又有多少時候能看到主耶穌站在我們面前﹐視而不見呢﹖(心聲縱橫 10/2007)